“乡贤”泛指在乡村德高望重、热心公益事业之人。近日,句容市人民法院后白法庭弘扬“马锡五审判方式”深入群众家中,邀请“乡贤”参与,就地化解群众纠纷,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果。
2021年6月份,民警接到报警后至现场,经了解,已近七旬的余某在天王镇某某自然村误将包某倒放在田地里的一棵乌桕树当成了死树,将其当废柴锯掉。包某要求余某赔偿,余某表示协商处理,初步打算将自己栽种的一棵乌柏树赔给包某。但双方只是口头协商,迟迟未能兑现。见索赔无望,2022年6月,包某遂一纸诉状将余某诉至法院,要求赔偿毁树损失7000元。考虑到余某和包某都是本地人,双方原来也有调解意愿,法庭便邀请与余某同村的乡贤一起共同协助送达、调解。
乡贤调解员受到邀请后,与承办法官一同来到余某家中,在乡贤的沟通下,终于找到双方矛盾症结。原来,余某并非不愿将乌柏树赔偿包某,而是要求包某自行挖走,但挖树过程中,不得损坏家里的地基和院墙。包某担心如果放树时将余某家中其他财产砸坏,同样需要赔偿。包某觉得挖树风险太大,于是此事作罢。
找到问题后,经过法官、乡贤的耐心劝解,双方一致达成调解协议:由余某按照树木的市场行情及本案乌柏树实际情况,结合余某的经济状况和事情的起因,由余某一次性赔偿包某近3000元,自此矛盾化解。
今年以来,面对只增不减的案件压力,句容市人民法院后白法庭结合辖区实际,充分发挥辖区乡贤来源于群众,了解群众,并在当地具有较高的威望和调解经验的优势,参与案件矛盾纠纷化解,不仅节约了司法资源,确保了案件办理质效,也为群众提供了更加便捷的纠纷解决方式,大大提升了法庭化解矛盾纠纷的工作实效,有效地促进了辖区社会维稳、基层综合治理再上新台阶。